國家儲備林建設推進舉措探討
發布時間:2018/11/14 14:51:22
【李瑞平 劉潤萍】
摘要我國森林有效供給難以滿足國家生態安全需求和社會日益增長的木材需求,總體形勢不容樂觀。我國亟需深化林業體制機制改革,促進林業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因此,針對當前國家儲備林建設發展的舉措研究就顯得尤為必要。
國家儲備林是指通過人工林栽培或現有林改造、撫育及補植補造等措施,營造的優質高效多功能森林,包括工業原料林、***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等。人多地少、缺林少綠是我國目前的國情和林情,數據顯示,我國森林覆蓋率僅為21.63%,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僅占世界的5%、3%,人口卻約占全球的23%,人均森林蓄積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7?!翱偭坎蛔?、效率不高、結構失衡、進口受限”,對生態產品和林產品的剛性需求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森林資源安全形勢十分嚴峻[1]。加快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對于維護國家木材安全、保障森林生態安全的意義重大。
1 建設國家儲備林的必要性
我國林業發展面臨著木材供給總量與供給結構問題并存、結構性問題更加突出的矛盾。在供給量方面,隨著2020年“三個1億人”和城鎮化率達到60%,木材供應缺口將達2億m3;在結構性方面,資源短缺問題突出,我國原木、鋸材進口量已超過全球貿易總量的1/3,國際壓力巨大。***樹種和大徑級原木進口斷供風險加大,全球先后有86個國家和地區***或禁止***、大徑級原木出口,嚴格***交易的樹種已增加到246個。2015年***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我國木材供需缺口急劇增大。供給量不足和結構性短缺問題亟待解決。這就需按照中央要求,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引導,科學經營,精準提升質量,大幅提高我國現有林地林木生產率,木材供給全面轉向以人工林生產為主,這就是國家儲備林建設的必要性所在。
2 國家儲備林建設的廣闊前景
我國從20***起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后,必須大力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才能緩解木材產量急劇減少所造成的供需缺口持續增大的矛盾。通過一般樹種和***鄉土樹種相結合、長短周期相結合、新造林和現有林改培相結合的方式,集約高效培育工業原料林,并定向培育***樹種林、大徑級用材林,建立林木后備資源體系[1]。建成國家儲備林***后,可實現從一般樹種速豐林,向工業原料林、***樹種林及大徑級用材林培育的定向轉變,增加活立木儲備、生態產品和中高端品種供給[2],預計每年可新增木材供應約1億 m3,基本實現木材供需平衡,逐步緩解國內木材的供需矛盾。
3 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的主要舉措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主要從***建設、***創新、制度創立、科學管理等方面著手。
3.1 ***建設為儲備林建設“夯實根基”
自2012年起,我國國家儲備林建設以國有林場為主體,在7個?。▍^)試點示范。在試點示范基礎上,2014年國家儲備林劃定100萬hm2,試點范圍擴大到15個?。▍^、市)。截***2015年底,中央財政補貼***18.36億元,儲備林建設面積達199.3萬hm2。目前,我國圍繞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發展戰略,編制《國家儲備林建設規劃》,擬于2016—2020年,在全國25個省設18片***,涵蓋東南沿海、西南、長江中下游、黃淮海、京津冀及東北地區,建設國家儲備林1 400萬hm2。
3.2 ***創新為儲備林建設“增肥施料”
***一直以來都是保障工作有力推進的重要因素[3]。我國國家儲備林建設采取補助政策:一是現有林地改培。改培一般樹種大徑材林,補貼金額為4500元/hm2,改培***樹種林7500元/hm2;二是新造人工林。新造一般樹種大徑材林補貼金額為4500元/hm2,***樹種7500元/hm2;三是中幼林撫育及造林補貼。森林撫育1500元/hm2,造林補貼3000元/hm2。
自2012年項目啟動以來,計劃安排廣西省建設國家儲備林15.07萬hm2,中央安排補貼***3.37億元,但這些補助僅是杯水車薪,***缺口巨大。針對這一情況,2015年12月和2016年6月,國家***創新國家儲備林投***機制,分別與***、中國***簽定戰略合作協議,重點支持國家儲備林等林業建設。***試點?。▍^)廣西一期建設國家儲備林50萬hm2,獲得新型林業***產品的 100億元***,享超長期***期限(27年,含寬限期8年)和低利率。此外,中央財政貼息3%,貼息年限3~5年,同時要求地方上配套貼息;還要完善***政策,以林(木)權***為主,兼顧其他資產***;另外,要建立健全政策性森林保險機制,并開展商業性保險。
截***2016年6月,***規模達519億元,其中***185億元、***334億元,簽約國家儲備林***項目20多個,完成國家儲備林建設22.5萬hm2。特別是廣西、天津、河北、吉林森工等地創新利用開發性、政策性******推進國家儲備林項目建設,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可***可推廣的建設模式:廣西“統貸統還、******、契約管理、按期還款”,天津“分貸分還、借用管還、***回購、委托代建”,張家口“市級統籌、市縣分擔、平臺運作、合同管理”,吉林森工“域外轉型、產業升級、促進改革、保障民生”。另外,還要積極探索運用PPP模式,吸引社會***投入國家儲備林建設。
3.3 制度創立為儲備林建設“保駕護航”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國家儲備林建設已納入《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在發布《國家儲備林樹種目錄》《國家儲備林劃定辦法(試行)》《國家儲備林核查辦法(試行)》的基礎上,制定了《國家儲備林***建設管理辦法》《國家儲備林***建設年度施工作業設計管理辦法》等,編制了《國家儲備林現有林改培技術規程》《國家儲備林***建設模式及典型案例》,并建立起系統的《國家儲備林制度》。制度先行,使得儲備林建設有章可循,為研究推廣其可持續經營模式,加快***建設起到了“保駕護航”作用。
3.4 科學管理為儲備林建設“增翅添翼”
為加強國家儲備林建設的科學管理,充分借鑒世行***項目的經驗和模式,強化契約管理、系統化工程管理和模型設計,總結了高效培育模式和***樹種混交林改培模式等,共包括43種模式57個案例,推進國家儲備林培育經營標準體系的建立。
3.4.1 良種為本奠基礎。林以種為本,種以質為先,選用“來源清晰、種源純正、質量過硬”的優良品種造林是國家儲備林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3.4.2 良法撫育促高產。儲備林***造林離不開精準有效的撫育管護。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法,做到精確施肥。建立小班***管理系統[4],做到定期定點測土,保證養用兼顧,實現可持續發展。
3.4.3 多模式經營結碩果。無論是種植混交林,還是改培現有林,都要遵循“按需擇伐,摒棄皆伐”的培育模式,逐步實現林地培育“近自然化”[5]。每次間伐都把影響“目標樹”生長的“半熟樹”去掉,調整林分密度結構[6],并從新生苗中選擇優良單株培養新的“目標樹”,大小樹共存,循環往復生生不息。創新造林模式,把強陽性的、生長速度截然不同的樹種混交套種,解決短期收入和長期受益問題,以短養長,長短互濟,一舉多得。
4 建設成效評估體系
國家儲備林建設是我國全面保護天然林的關鍵,也是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維護國家木材安全戰略的重要舉措。當前,大規模推進國家儲備林***建設時機已經成熟。我們要在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基礎上,盡快探索出一條生產能力高效、經營規模適度、儲備調節有序、生態環境良好的安全發展道路,確保國家儲備林建設的順利開展和加快推進。
5 參考文獻
[1] 許傳德.關于建設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幾個問題的探討[J].林業經濟,2014(9):36-39.
[2] 王宏,陸元昌.木材儲備***及其多功能森林經營建設對策[J].世界林業研究,2013,26(1):12-17.
[3] 華秀春,和國順.玉龍縣國家儲備林工程建設現狀及對策[J].現代園藝,2016(3):231-232.
[4] 陳忠明.彌勒市竹園林場國家儲備林(后備林)劃定成果探討[J].綠色科技,2014(8):92-94.
[5] 何鈴蘭,王展輝.黃牛石林場木材戰略儲備林作業設計與施工管理技術[J].大眾科技,2014(5):112-113.
分享到: |
上一條:故鄉的老楸樹,你還記得嗎?